封面说明:不同亚细胞定位的黏着斑激酶(FAK)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不同的调控作用,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志钢、郝慧芳课题组在本期综述了相关调控机制。如封面模式图所示,在黏着斑中,活化的FAK能够促进细胞的迁移、侵袭、存活、生长、增殖、上皮间质转化以及血管生成。相关内容详见本期第1页。封面模式图由第一作者季嫱提供。
| 
                  不同亚细胞定位的黏着斑激酶对肿瘤的调控机制 [1-8] | 
              
| 
                  外泌体调控白色脂肪棕色化的研究进展 [9-15] | 
              
| 
                  表观遗传修饰在胰腺β细胞分化和功能中的作用 [16-28] | 
              
| 
                  MyoD相关非编码RNA调控骨骼肌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29-37] | 
              
| 
                  放射性心脏损伤相关miRNA和蛋白质的研究进展 [38-46] | 
              
| 
                  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药物Herceptin耐药机制的新进展 [47-53] | 
              
| 
                  内毒素耐受分子调控机理 [54-61] | 
              
|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研究进展 [62-69] | 
              
| 
                  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 [70-76] | 
              
| 
                  丙戊酸诱导的孤独症模型脑结构功能改变及神经环路研究展望 [77-82] | 
              
| 
                  溶瘤病毒疗法在胰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83-91] | 
              
| 
                  光遗传技术中的两种主要光敏蛋白及其在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的应用 [92-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