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病毒侵入机体复制时,其病毒双链RNA (dsRNA)及复制中间产物被细胞模式识别受体(PRRs)——视黄酸 诱导基因I (RIG-I)和Toll样受体(TLRs)识别,启动接头分子干扰素启动子刺激蛋白1 (IPS-1)和/或诱导β干扰素TIR结构域结合蛋白(TRIF),激活干扰素调节因子 3 (IRF3)通路并诱导干扰素β (IFN-β)的产生。图片由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动物病毒腹泻病课题组曹丽艳博士提供。相关研究详见本期第891页。
微囊泡与病毒感染 [883-890] |
细胞质内模式识别受体及其抗病毒免疫研究 [891-896] |
非编码RNA在胞内病原菌免疫逃逸与致病中的作用 [897-902] |
对虾白斑综合征及其免疫防控 [903-911] |
模式识别受体介导的病原免疫逃逸 [912-917] |
低等水生脊椎动物虹彩病毒的免疫逃逸策略 [918-924] |
哺乳动物生物钟与能量代谢的相关研究进展 [925-930] |
胶原蛋白IV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931-935] |
Caspase-3基因表达调控研究进展 [936-942] |
基于血凝素(HA)的新型流感疫苗研究进展 [943-948] |
1型糖尿病的基因治疗进展 [949-954] |
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生物学功能及与肿瘤的关系 [955-961] |
碱基切除修复在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中的作用 [962-966] |
miRNA在疼痛相关离子通道及受体中的作用研究 [967-973] |
甲基苯丙胺的急性和慢性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974-978] |
微藻三酰甘油合成途径及其最新研究进展 [979-9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