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部2009年新当选院士简介
申倚敏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办公室,北京 100864)

摘 要:庄文颖(女) 真菌学家。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1948年7月出生于北京,籍贯北京。1975年毕业于山西农学院(现山西农业大学)农学系,1981年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1988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获博士学位。国际真菌学会执委会委员、《中国孢子植物志》编委会副主编,以及国际刊物Fungal Diversity、Mycotaxon和Phytotaxa编委。
长期从事真菌多样性及子囊菌系统学方面的研究。她完成3个属的世界专著性研究,发现真菌新分类单元182个,在《中国真菌总汇》记载的301种盘菌基础上,使我国该类群记录增加一倍。她是首位参与国际权威工具书DICTIONARY OF THE FUNGI的中国籍学者。以她名字命名了一个盘菌新属Wenyingia。她率先提出基于整合生物学的盘菌系统分类思路,应用于柔膜菌目等类群的研究,建立了更加趋于自然的科、属概念和系统学关系;首次提出并建立rRNA二级结构亚单位二次编码的新方法,用二级结构序列作为进化信号进行定量分析;提出并组织实施了我国区域性真菌多样性综合研究计划,推动了我国该学科的发展。
尚永丰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甘肃人。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1986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兽医系,1989年在中国兽药监察所获硕士学位,1999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
从事基因转录调控的表观遗传机制及性激素相关妇科肿瘤分子机理的研究。他提出、验证并从分子机理上诠释了雌激素受体转录起始复合体在靶基因启动子上循环反复结合的假说以及雌激素受体所介导的基因转录具有“双相性”和“两维性”的特点,为基因转录调控的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揭示了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三苯氧胺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分子机理,为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发展作出了贡献;揭示了组蛋白去乙酰化和组蛋白去甲基化在染色质重塑中相互协调作用的机理,对认识表观遗传调控的分子机制具有创新性的理论意义;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了哺乳动物细胞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IP),为研究DNA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曾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林鸿宣 作物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1960年11月生于海南省海口市,籍贯海南省文昌市。1983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1986年、1994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任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长期从事水稻重要复杂性状遗传机理研究。尤其是在水稻抗逆(耐盐、抗旱)以及产量性状遗传机理与功能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创新性成果。他发现了多个控制水稻抗逆和产量性状的重要新基因,并深入阐明它们的作用机理,加深了对作物性状分子遗传调控机理的认识,为该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为作物分子育种提供多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基因。
侯凡凡(女) 内科学家。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50年10月生于上海,籍贯浙江宁波。1973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医疗系,1993年在中山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国科学》C辑、《中华内科杂志》、《中华肾脏病杂志》等期刊编委。
长期从事防治慢性肾脏病的研究。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他首次证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低晚期慢性肾脏病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的危险性,其结果被一些国际上经典教科书引用,推动了临床医学界对此类患者治疗策略的改进;为提高肾脏保护疗效和治疗心血管并发症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为防治透析主要致死、致残并发症建立了新方法。她还通过系统的基础研究,发现了蛋白质氧化产物等促进肾脏病变进展和心血管并发症的新致病分子,阐明了透析相关淀粉样变的发病机制,为防治慢性肾脏病及其并发症提供了新靶标。她曾获2003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部级)、2004年和200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多项奖项。
隋森芳 生物物理学家。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教授。1945年2月生于黑龙江哈尔滨,籍贯山东黄县。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1981年获该校工程物理系硕士学位,1988年在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获博士学位。Journal of Structural Biology和BBA Biomembranes编委。
长期从事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他主要利用电子显微学和三维重构技术, 并结合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研究蛋白质复合体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在膜作用下结构与功能的变化等。在国内条件下独立建立蛋白质二维结晶技术平台和电镜单颗粒三维重构技术平台,在蛋白质寡聚化与其功能的关系,在膜对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影响等研究方面连续取得优秀的研究成果。他发现DegP/HtrA蛋白通过寡聚结构的转变调节其发挥蛋白酶和分子伴侣活性的机制;发现突触囊泡结合蛋白SytI在钙和膜脂共同作用下的寡聚化促进突触囊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他200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