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摘 要:1 实验室概况
      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位于中国北方名城哈尔滨,依托单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实验室始建于1986年初,1988年末建成,建筑面积约1 200平方米,1989年6月1日通过验收,正式对国内外开放。1992年和1996年连续两次通过国家计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综合评估。经过15年的发展,实验室已经建成集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于一身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实验室,其研究方向是以危害畜牧业的动物传染性疾病为目标,在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动物传染病病原的遗传变异、致病及其诱导免疫的机制,并研制预防、诊断或治疗用细胞工程及基因工程制剂。
现任实验室主任是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兽医生物技术专家童光志研究员,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外同行著名专家、教授19人组成,主任由著名的病毒学家及兽医免疫学专家谢庆阁研究员担任。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43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20人、中级12人、初级及管理人员11人;具有博士学位19人、硕士学位16人、本科及其他8人。目前,全室共承担“863”、“973”、“国家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51项不同来源的科研项目。按国家对重点实验室的要求,本室将逐渐建成中国兽医生物技术的科研基地、优秀人才培训基地和学术交流活动中心。
2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本室的研究方向是研究畜禽传染病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致病及免疫机制,以及预防、诊断或治疗用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制剂。近期主要研究内容:(1)马传染性贫血病强弱毒差异的分子生物学及分子免疫学基础;(2)鸡新城疫病毒的感染机理及与感染相关的糖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3)鸡新城疫病毒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毒株的变异及分子流行病学;(4)以火鸡疱疹病毒作载体表达马立克氏病病毒gB基因和其他外源基因的研究;(5)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和猪伪狂犬病毒基因缺失标记疫苗及病毒活载体疫苗的研究;(6)禽痘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表达外源基因的研究;(7)禽流感病毒基因分型及分子诊断技术的研究;(8)鸡和牛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作为免疫增强剂的研究;(9)畜禽T细胞表面标志的研究;(10)几种重要畜禽传染病单克隆抗体及PCR诊断试剂盒的研制。
3 实验室科研队伍
      在实验室科研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19人、硕士学位16人、本科及其他8人,其平均年龄35.5岁。
      实验室的管理实行“实验室主任负责下的课题主持人责任制,充分依托学术委员会的潜力和指导作用实行开放式运行和管理”。 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具备了较好的科研设备、完善的管理制度、雄厚的研究基础和技术力量。在教学、科研、科技服务、开发、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实验室多年来在国内高等农业院校传染病学与预防兽医学以及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业方面起到了牵头作用。实验室一直重视学术带头人后备力量的培养,挑选科研骨干具体负责课题项目,参与指导研究生,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才干。实验室每年都将把一批中青年科研人员派往日本、美国等地进行短期培训或参加国际会议或进行合作科研。实验室现有6名同志正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有关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或深造。
      根据青年科技人员的特点,制定了个人的中长期规划。有计划、有组织地选派到国外进修或参加学术会议,或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并让他们在科研教学和服务生产的第一线提高自己。
实验室采用多种形式,接收83人/年客座或进修人员来学习或短期工作,并为他们制定了具体的学习、工作计划,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大进步。他们当中,部分人员已回到本单位,并发挥学术骨干作用。实验室还先后派出30多人次到国内外院校、科研单位和生产部门讲学,为这些单位的人才培养作出了贡献。
4 实验室人才培养
      在过去的15年中,实验室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863计划”首席科学家8名、“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名、“攀登计划”首席科学家2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1名、“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首席科学家15名、已出站博士后7名;先后有10名工作人员被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已培养博士研究生40人、硕士研究生81人(不含在读研究生)。目前,研究生招生规模已经达到在站博士后9人/年,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120人/年的水平。
实验室设有家畜传染病与预防兽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另一个突出成绩是:我室于康震研究员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创新奖——杰出成就奖、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农业部“神农计划”人选、中国农业科学院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哈尔滨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哈尔滨市劳动模范、哈尔滨市十大杰出青年(99)等称号;童光志研究员首批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和农业部“神农计划”提名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十佳青年(97)、哈尔滨市十大杰出青年(98)、哈尔滨市第四届青年科技奖和首届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等称号;孔宪刚研究员荣获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等称号。
      本实验室从成立之日起,就已确立向国内外科研人员开放的原则。国内和国外从事相关研究的同行都可以来本室访问、进修、从事项目研究或合作研究。同时,本室也鼓励科研人员到国外同类研究水平较高的实验室短期访问或合作研究。通过开放课题研究、合作研究、研究生联合培养等形式接受来自国内主要农业院校、医药院校及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客座人员和研究生,目前客座研究人员的接纳规模已达到83人/年。开放的结果是利用我们的优势吸引了一批人才,最终增强了我们自身的力量。
5 实验室科研成果
      实验室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52项,其中: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市、院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
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氢氧化铝细胞灭活疫苗的研究
      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氢氧化铝细胞灭活疫苗用于预防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两种病毒引起的猪只腹泻症。它主要用于妊娠母猪的被动免疫以保护仔猪,也用于主动免疫保护不同年龄的猪只。二联灭活苗的免疫试验结果:主动免疫5批试验猪的总保护率TGE为100%、PED 92%;被动免疫5批试验猪的总保护率TGE为87.9%、PED82.4%。主动免疫期6个月,仔猪被动免疫期是哺乳期至断奶后一周,疫苗保存期(4~8篊)为一年。田间试验的保护率为83.7%~96.35%。在区域试验中,共制备800万ml二联苗,共预防接种160多万头母猪及140多万头仔猪及成猪,免疫效果良好,保护率在90%以上。推广应用4年已获社会经济效益70 144万元,科研投资年均纯收益率为47.12元/年。此项研究解决了PED病毒适应细胞,提高毒价及选用后海穴位免疫接种的技术关键。穴位接种是对常规免疫途径的突破,有增进免疫应答,提高免疫保护率的作用。此二联灭活苗于1999年末获农业部颁发的新兽药证书(一类),论文于1995年发表,并获1996年首届中国国际农业科技年会论文证书。经查新,证明此二联灭活苗是国际领先研制成功的。
我们衷心欢迎刚毕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来室工作,同时也欢迎国内外同行来我室工作、合作或交流。联系地址如下:
联系人: 童光志  王云峰   孙百明
地 址: 哈尔滨市南岗区马端街427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邮 编: 150001
电 话: 0451-82734181    82510712
     0451-82723901转204/259/248
传 真: 0451-82734181    82762510
E-mail  :gztong@public.hr.hl.cn
               yfwang@public.hr.hl.cn
               sbm@hvri.ac.cn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