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进入21世纪,恶性肿瘤仍然是极大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从世界范围看,肿瘤的流行情况绝不令人乐观。根据Parkin等的报告,2002年全球新发肿瘤病例1 090万,死亡670万,肿瘤现患者2 460万。预计2020年癌症新发病例将达到1 500万,死亡1 000万,现患病例3 000万。
中国由于人口的逐渐老龄化,以及吸烟、感染等问题的存在,肿瘤防治所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大多数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据估计,2000年我国恶性肿瘤发病人数约200万,死亡约150万。目前我国每死亡5人,即有1人死于癌症;而在0~64岁人口中,每死亡4人,即有1人死于癌症。在城镇居民中,癌症占全部死因的第一位。按目前的发病趋势预计,2020年我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人将达300万,死亡220万,患病总人数达660万。据有关部门估计,目前我国每年恶性肿瘤病人的医疗费用高达人民币800亿元,约占医疗卫生总费用的20%。因此,恶性肿瘤对我国“以人为本”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造成严重影响。
恶性肿瘤不仅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同时,阐释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还是生命科学领域中重要科学命题。一般而言,人的正常细胞发展成危及生命的恶性肿瘤大多需要经历癌前病变阶段,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癌变过程时间的长短不但取决于致癌因素的强度和癌变部位,而且还取决于个体的易感性。癌前病变具有可逆性,并非所有的癌前病变都必然发展成侵袭性癌。可是,目前还不清楚为什么一些人的癌前病变发展成恶性肿瘤,而另一些人的癌前病变则长期稳定甚至最终消退。
试图了解和阐明癌前病变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为肿瘤临床的个体化预防和早诊、早治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就是第一期(肿瘤“973”)项目(1999—2003年)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在1999-2003年的研究中,第一期(肿瘤“973”)项目始终以癌前病变研究为核心,根据我国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的特点及已有的优势和基础, 在环境与基因的相互作用、癌前病变的转归及其分子机理的研究、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及诊治的新思路研究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其中较为突出的有:
1. 明确了我国肠型胃癌癌前病变发生发展的规律,发现了胃粘膜癌变的两个预警标志物;
2. 基因表达谱研究发现,在有转移和无转移的肝癌之间有153个基因表达明显不同,建立了肝癌转移预测模型,准确率达90%;
3. 发现了一批基因(包括致癌物代谢基因、DNA修复基因等)变异和食管癌与肺癌遗传易感性有密切关系;
4. 抗肿瘤血管生成的异种细胞/基因免疫治疗的实验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
5. 获得一批用于肿瘤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及指导治疗的候选分子标志物;
6. 获得一批与肝癌、肺癌、食管癌等相关的新基因。对其部分新基因功能研究已经取得进展;
7. 建立了五种恶性肿瘤的资源库,其中两种还有前瞻性的队列现场研究。
在项目第一期5年的研究中,共发表论文近500篇,其中在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了200余篇,包括Nature Medicine、PNAS、Cancer Research、Blood、Journal of Immunology、JBC等;项目还申请专利111项,其中获得授权11项:这些使我国的肿瘤基础研究工作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此外,还培养了一大批有造诣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为我国肿瘤基础和临床相结合的研究造就了一支优秀科研队伍。
进入21世纪,由于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危害,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继续加强基础研究的力度和大幅度增加投入,力争肿瘤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已成为全球性的大潮流和大趋势。
而面对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仍然上升的严峻局势,第二期(肿瘤“973”)项目——恶性肿瘤癌变机理及早期诊治与预防的基础研究(2004—2008年)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在第一期(肿瘤“973”)项目前五年已取得的重要进展和具有创新性的一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紧密结合,围绕着癌前病变发展成早期癌的分子机理研究这一关键的科学问题,凝练出与恶性肿瘤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相关的三个主要研究内容:(1) 肿瘤高危人群易患性的相关基因及其预警分子标志的研究——主要是研究我国肿瘤高发人群相关基因多态性分布及相关的生物标志,用以预报某个群体乃至个人可能发生肿瘤的风险性;(2) 癌前病变及早期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理研究——主要是研究前五年本项目已克隆出的一批和我国常见肿瘤发生相关的基因的功能,特别是这些基因的异常表达及相互影响在细胞癌变早期的重要作用,为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点及新的途径;(3) 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及相关的生物标志研究——主要是研究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相关的生物标志,用于指导肿瘤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及个体化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