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河北大学动物学科由老一辈动物学家王所安教授于1952年创建。早期以脊椎动物应用研究为主。于1963年出版了我国第一本《脊椎动物学》教科书并连续出版2版,被国家教育部指定为全国综合类大学和师范类院校通用教材,使用至1982年改革开放。20世纪80年代以来,本学科研究方向拓展至水生动物区系及其应用领域,进行了河北省主要水系的鱼类和两栖动物资源调查及重要经济动物(细鳞鱼、中国对虾、日本沼虾等)的增养殖技术和营养学研究,鸟类生态学研究也取得进展。目前设有河北省动物学和河北省生物工程两个重点学科、河北省基因工程中试基地、无脊椎动物系统学实验室已被列入河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行列。拥有各类动物标本60余万件,模式标本上千种。
1996年以来,确定以人为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教学与科研、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发展的“两条腿”走路方针,学科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于1996年引进著名昆虫学家印象初院士,1998年引进的著名蛛形动物与甲壳动物学家宋大祥教授,并于1999年在河北大学当选中科院院士,以及朱明生和任国栋教授等一批研究特色鲜明和工作基础扎实的专家学者,使无脊椎动物系统学研究得到空前发展。专业面涵盖昆虫学、蛛形动物学、软体动物学、多足类、原生动物学和甲壳动物学等,主要开展以物种多样性与系统学为主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其领域涉及动物比较形态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行为生态学、超微结构学、进化生物学和生物地理学等方面。
本学科以无脊椎动物系统学与进化生物学为特色研究学科,是国内唯一在同一研究领域有2位中科院院士的单位。在印象初和宋大祥两位院士的学术旗帜下形成了一支方向明确、学风正派、实干精神和创新能力强的学术团队。学术队伍现由26人组成,其中2名中科院院士、9名教授、3名副教授,9名具有博士学位,8名博士生导师。学术队伍中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学术带头人均在省内外有关学术团体中担任要职。人才培养层次向高学历发展,享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从2003起招收博士后进站工作。迄今招收博士后2届、博士5届、硕士7届,培养研究生近百人。
1997年以来,承担包括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和面上项目在内的省部级课题45项;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发表论文520余篇,其中31篇被SCI收录;获得10多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学科队伍学术思想活跃,业务交流广泛,近8年邀请了近百名两院院士、国内外著名学者学术交流、讲学和合作科研,举办各类学术交流活动100余场。
主要研究领域是:
昆虫系统学:包括蝗虫系统学、甲虫系统学和螽斯系统学三个主要方向。印象初院士对高原蝗虫的分类及其适应性规律的揭示、对世界蝗总科的系统编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提出的蝗虫分类新系统被誉为“印氏系统”;任国栋教授对我国异跗节类和部分扁甲类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尤其对我国土栖拟步甲的分类研究已进入系统总结阶段;石福明博士对螽斯、吴岷博士对弹尾目的系统学研究在国内均具有较大影响。
蛛形动物系统学:它是全国蛛形动物分类研究中心,也是国内唯一对蝎目、伪蝎目、鞭蝎目、裂盾目和盲蛛目进行区系分类研究的单位。宋大祥院士及其学术群体编著的英文专著《The Spides of China》及多本《中国动物志》(蜘蛛卷)的出版,表明其在国内本领域的重要学术地位。
原生动物生态学与水质检测:以原生动物为专门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区系分类和系统进化研究,阐述物种多样性特点和生态分布规律,以及与水域环境和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揭示在水域环境富营化过程中,原生动物群落结构与功能演变过程的特有关系;利用原生动物的种类和种群数量变动数据检测水质污染程度,为保护和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甲壳动物系统学与资源利用:以甲壳纲Crustacea动物为研究对象,尤其是枝角类、桡足类和卤虫类等,系统阐述其种类组成、系统演化、区系分布、群落和生态特点;根据特定区域的甲壳动物分类和分布资料制定生态地理区划方案,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农业生产发展战略服务;也通过特种甲壳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和栖息规律研究,为大规模生态性养殖提供依据。宋大祥院士早在20世纪60年代开展了包括三门峡水库、北京地区在内的栉角类区系分类研究,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目前主编《河北动物志》(甲壳纲),研究范围涵盖京津冀地区。以印象初院士为主的课题小组对我国卤虫的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形态多样性、生态多样性、生殖多样性、生理多样性等方面以及卤虫卵的加工与利用进行了研究,发表论文多篇。研究成果为我国卤虫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软体动物多样性与系统学:以吴岷博士为学术带头人,重点研究陆生贝类系统学、多样性及保护、入侵生物、有害贝类的生物防治、古贝类与地质环境、动物地理学等。在陆生贝类系统学方面,以演化为核心,对形态特征和分子演化的多样性方式进行探讨,对亚洲地区蜗牛总科的系统演化关系进行了阐述和分析。结合化石和现生贝类的比较研究,对陆生贝类在重现古气候历史环境的细节方面进行探索。对贝类栖息地环境的生态学考察和研究,以期为贝类多样性重建积累数据。
水生动物学:以生态学、营养学与免疫学理论及细胞遗传工程为基础,深刻揭示鱼虾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和代谢规律;探讨饵料和水环境中无机元素、维生素和氨基酸等的种类与含量,以及它们对鱼虾生长发育及体内物质组成与含量的影响;探讨水中理化因子和生物因子等与鱼虾生长之间的关系;研究鱼虾病害特别是流行病的发生机理与综合性防治措施,探索保证鱼虾健康生长的最佳途径;系统观察鱼虾的行为习性,深入研究其摄食节律和促摄因子;利用细胞遗传工程技术培养甲壳类优良品种等。利用多型免疫增强剂在中国对虾不同发育阶段防病技术、对虾雌性化技术、虾类无机盐和维生素、海水盐度和微量元素浓度对中国对虾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虾池赤潮监测和防治、细鳞鱼的特征与分布、生化分类及生理生态等方面研究取得河北省科技进步奖5项。
动物生化与分子生物学:重点研究利用生物化学、基因重组和细胞培养等先进的生物技术制备与人类生活和健康密切相关的酶类及RNA/蛋白质复合物,并研究它们的生化特性和生理功能。同时,通过蛋白质凝胶电泳图谱和酶谱分析、RAPD、RFLP和DNA测序等技术,研究动物系统发育中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的变异,进行品种和品系鉴定和遗传纯度测定,在蛋白质和DNA分子水平上揭示动物系统发育中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的变异。在国内外首先建立了亲和层析一步从蚯蚓匀浆液提取高纯蚓激酶的成套工艺技术,产品收率和纯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从血块制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方法彻底革新了国内外传统工艺,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生产成本显著降低,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可提取性核抗原临床检测试剂盒”属于RNA/蛋白质复合物,填补了国内空白,从1986年至今已开发出三代产品,受到国内广大用户的好评,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青霉素酰化酶、碱性蛋白酶、真菌纤维素酶、重组白细胞介素以及ENA多肽等的工程菌株的构建均达到了国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