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2020, 32(2): 99-99
摘 要:《生命科学》首任主编池志强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 年1 月7 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5 岁。池先生走了,《生命科学》编委会和编辑部全体成员感到万分悲痛。
池志强先生是我国神经药理学学科的开拓者之一,在抗放射损伤药物、神经系统药物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1950 年代,他的副博士论文证明,由中国科学家研发的二巯基丁二酸钠较前苏联科学家研发的二巯基丙基磺酸钠对血吸虫病治疗锑剂吐酒石的治疗指数高一倍,让导师刮目相看。1960 年代,他主要从事防治电离辐射损伤的药物研究,是防护辐射损伤特种药物研究和6003 国防科研大协作组的首席科学家。1970 年代起,他注重军民结合,开创了强效镇痛剂和神经受体研究新方向,是国内最早开展阿片受体及其亚型高选择性配体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学家。
池先生的一生为我国国防科研和药学事业的振兴、发展,以及为《生命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988 年初,中国科学院原上海图书馆( 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 经过不到半年时间筹备组建了《生命科学信息》( 内部出版,1992 年公开出版发行,更名为《生命科学》) 编委会和编辑部,分别由池志强院士和孙国英副编审担任主编和编辑部主任。第一届编委会由21 人组成,在主编池志强院士的主持和领导下,于1988 年10 月,《生物科学信息》( 试刊) 第一期正式内部出版发行。
池先生在工作中严以求真、务实、严谨的作风为编辑部同志所赞誉,他渊博的学识和科研一线的实战,经常为我们编辑部及时提供栏目所需的科学研究现状、研究前沿、研究热点等信息。同时,池先生丰富的人脉资源为我们提供作者的研究领域、研究项目、研究成果等信息,这对编辑部组稿难的问题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不仅宏观调控,还亲自承担组稿和审稿工作,我们每次送给他的终审稿件,他都非常认真地修改和推敲,并能如期地反馈给编辑部,使刊物能顺利出版发行。
池先生在生活中儒雅谦和,他平易近人的作风赢得了编辑部一致的认可和尊重。平时,我们向他汇报工作或者与他相处谈论任何问题时,他都毫无架子地与你热情交谈,一直以来我们都亲切地称呼他——池先生。
在池先生担任主编期间,1992 年起,《生物科学信息》改名为《生命科学》,公开发行。在池先生退居二线后,继续担任期刊的名誉主编,并同第二任主编林其谁院士和现任主编王恩多院士共同领导编辑部的工作。现在,《生命科学》已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综合类期刊;同时,《生命科学》已被收录为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主办单位的大力支持和编委会的指导及编辑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生命科学》不断发展,逐渐被科研工作者所认可和喜爱。
池志强先生的不幸逝世,不仅是我国科学界的重大损失,也是我们《生命科学》刊物的一大损失。我们沉痛悼念、缅怀他,化悲痛为力量,以他一辈子敬业奉献于我国科技事业为榜样,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勤奋工作,不断提升《生命科学》整体学术质量,更好地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服务,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们深切悼念池先生,祝他一路走好!
《生命科学》编委会、编辑部 2020 年1 月1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