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2015, 27(6): 780-785
摘 要:1958 年全国热火朝天,科技人员也不例外,殷切地期望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攀登世界高峰,放出一颗“科学卫星”,振奋人心,为祖国科学事业作出贡献。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在王应睐、曹天钦、邹承鲁、钮经义、沈昭文等先生的带领下,老、中、青科技人员三结合,其中有一批刚从大学毕业的青年,“初生牛犊不怕虎”,敢想、敢说、敢干,在党政干部的正确引导下,充分发挥科学民主,并邀请国内有关专家参与学术讨论,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经过论证,提出“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的蛋白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的宏伟目标。这一建议立即得到上级组织与国家领导的深切关怀和大力支持。这不仅是科学上的创举,也有一定的哲学意义。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形式,……。”因此选题思想明确,既有重大的科学意义,要攻克世界上尚未突破的难题,又切实可行,奋力跳跃一下能摘下果实。大家认为,蛋白质与核酸两类生物大分子体现生命的物质基础,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它调节生长、发育、繁殖代谢和行为等生命过程。人们如能解决人工合成的问题,乃至创造出不存于自然界的蛋白质“变种”,不仅对深入了解生命现象与活动规律有重大意义,还可以为人类的生产实践开辟出新的天地,在生命科学研究的漫长道路上树立一块重要的里程碑。